小红花社会实践队赴双港镇中心学校调研纪实
2025年7月14日,细雨绵绵。来自浙江高校的小红花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冒雨前往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中心学校,开展实地参观调研。此次暑期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乡村学校硬件设施等基础条件,为后续在该校及同类学校有效普及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收集一手资料、奠定工作基础。实践队此行,亦期望将浙江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部分观察视角与实践经验,融入对中西部乡村教育的理解之中。 正值周末,学生离校,校园内空旷宁静。调研组在老师的带领下缓步穿行于略显寂寥的教室与走廊之间,切身感受着乡村学校特有的氛围。团队成员依据在浙江同类调研中形成的既定方案,对教学楼各教室的内部设施状况进行了细致观察与记录。正当结束教室考察步出之际,一个身影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一名四年级男学生与其妹妹,冒雨骑行电动车至一楼教室门前停下。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该男学生手中正小心翼翼地握着一只小鸟。 出于对小动物状况的关切,团队成员上前轻声询问男孩: 这只小鸟它怎么了,怎么在你手里? 下雨了,飞不起来,它就呆呆地在路边,我怕有人给捉走了,所有把它带来了。 那它现在能飞吗? 该学生闻声,未作丝毫迟疑,当即松开了紧握的手。只见小鸟扑棱着翅膀,飞到不远处地玉米地里。这样也好,至少比在马路边的时候安全一点。 这一出于孩童纯真本能的举动,生动体现了其对生命的尊重与自然的同理心。其质朴无华的行为,为正在执行严肃调研任务的团队成员带来了深刻而温暖的触动,成为此行中难忘的片段。这份源于童心的向善力量,跨越地域,与浙江大地倡导的务实精神与向善风尚遥相呼应。 小红花社会实践队表示,此次双港镇中心学校之行,不仅完成了对校园环境与硬件设施的实地考察任务,更在不经意间见证了乡村学子身上可贵的纯真天性。孩童与生灵互动的这一瞬,直观地映射了生命意识的自然萌发,其内在精神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强调的“陆地生物保护”(SDG 15)及“负责任行为”(SDG 12相关理念)形成了朴素而有力的呼应。该团队将系统整理此次江西之行的调研所得,结合在浙江积累的经验与观察,进一步完善面向乡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普及教育方案,以期在跨省协作中,为乡村教育发展和儿童生命教育贡献绵薄之力。(牛米燕) 本文来源:公益在线责任编辑: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