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记录者 (公益在线 赵云)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深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聚焦群众生活“难点”,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痛点”,多元疏通矛盾纠纷“堵点”,用好“勤、善、巧”,充分发挥矛调社会安全防线作用,打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站式平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排查从“勤”做起,勤于排查、勤于研判,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列入网格员七大职能职责,乌达区199个网格员实时动态上报矛盾问题,推动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服务、在家门口解决。
依据“ 12345热线+多元调解”的工作模式,推动行政、司法、人民、信访力量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有机整合,鼓励居民使用12345热线、微信反映矛盾调处诉求,ODR平台吸纳我区43个调解组织开展线上调解服务。运用矛盾纠纷智能化平台定期分析研判,实现矛盾纠纷数据掌上跑,形成“三调联动”的社会矛盾调处效应。
调处从“善”,善于创新、善于提炼。创新提出“三定四调”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根据基层群众诉求和矛调现状,通过定诉求类别、定办理部门、定办结时限的“三定”和网格依靠社会参与调、社区整合基层力量调、街道联席部门调、区级全面兜底调的“四调”,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提炼“调裁诉”三步工作法,针对辖区劳动纠纷案件调处难、诉讼累问题,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裁决、司法诉讼平台资源,聚焦基层调、延伸行政裁、依托司法诉,做到小矛盾基层化解,大纠纷劳动仲裁,疑难复杂问题诉讼兜底的处置机制。
化解从“巧”,巧于机制、巧于基层。发挥“以调定补”属地优势,科学制定“以调定补”补贴标准,按照“一案一补”的原则,每件给予50—1000元补贴。优化申报审批程序,实行“分级申报、联合审批”,将“以调定补”补贴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以调定补”资金足额发放。全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0件以上,发放补贴资金15.3万元。在基层形成老奶奶帮帮团、邻里理事长、“小板凳”议事厅、董大姐工作室、尚哥说理等特色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特色调解方法,让矛调工作“接地气”。
乌达区将持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及时化解、跟踪回访,深化诉源治理,切实保护群众的诉求权益,以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辖区“扫黑除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法司法规范化”等平安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