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社会实践团为乡村发展助力
公益在线丹东讯(记录者 白高岩)7月15日至7月18日,“青春赋能助力乡村文旅”社会实践团11名成员,在指导教师江学俊、董雪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振安区汤山城镇和楼房镇乡村一线,开展了为期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与发展。 乡村挂牌——青春赋能,共绘蓝图 7月15日,辽东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振安区汤山城镇镇政府、楼房镇李园山庄举行。这一仪式标志着青春赋能于此,辽东学子将与汤山城镇、楼房镇携手共进,一起探索乡村文旅、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座谈共话——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在党员村民活动中心召开了座谈会,团队成员结合专业所学与实地调研成果,提出了如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形象IP、LOGO、优化旅游服务体验、推动数字营销等建议,为振安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问卷调查——知村民意,访游客情 围绕调研主题,社会实践团选取了村民和游客作为调研对象,并根据其特点设计不同的问卷,共收集102份有效反馈。通过分析数据显示,村民普遍支持文化活动,游客则为农文旅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进一步明晰了文旅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实地调研——深入古村,走进山庄 团队不仅寻访古村落、走进李园山庄,还致力于“微视频+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模式的探究,总结出了详细、科学的调研方案,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和采纳。通过新媒体宣传,两镇的知名度显著提高,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非遗传承——文旅融合,保护创新 团队已在该地建立了长期社会实践合作基地,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将会更深入的向非遗匠人学习并尝试练习篆刻、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木板烙画等传统手工艺制作,《萨满舞》等特色民间艺术,做好宣传传统艺术的准备,让团队成员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更加深刻的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红色宣讲——根植爱国,守护成长 队员为乡村少年宣讲了防范溺水、安全用电、拒绝校园霸凌、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等内容,还以“空中拼刺刀”为主题,讲述抗美援朝英雄韩德彩的事迹。社会实践团的宣讲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短,但是成员收获颇丰,旅游与文化学院李玥潼、杨志翔等同学深刻体会到,乡村建设不仅在于外在面貌的焕新,更需深挖文化内涵,激活文化活力,滋养村民心田,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内外兼修,因此助力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 本文来源:公益在线责任编辑: |